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4-05-05 08:05:14
随着科技的进步、通信技术的极速发展,以及基于安卓、iOS的应用技术的推陈出新,可以预见,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以移动互联为出发点的金融创新将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扑面而来,笔者不可能洞悉行业进展全貌,但站在楚河汉界两端,还是可以体会到即将到来的十大趋势。
中国民生银行小微金融部总经理高级助理 周斌
猜想1
对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挑战
“比特币”是互联网“极客”文化的产物,从虚拟到现实、从游戏到实体、从线上到线下,这种跨越国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世界、影响人们的生活,现在断言为时尚早。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会对现行的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挑战,怎样防范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过度蔓延,怎样控制互联网虚拟货币对正常金融市场的冲击,也许需要更高的智慧和未雨绸缪的制度建设及政策保障。
猜想2
会对中国金融业的整体格局
带来一定的冲击
2014年的“微信支付”再次证明,互联网裹挟着庞大的用户优势、极强的客户黏性产品以及便利的移动应用环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以一种“核裂变”的方式实现爆炸式的增长,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改变某一领域、某一区域的金融格局。但由于缺少“风险基因”约束、“风险文化”熏陶,这样的冲击也许会带来一些难以预估的问题,值得我们警惕。
猜想3
加速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余额宝 ”高烧不退,可能会使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参照西方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互联网金融会大大加速这一过程,这为中国银行业今后的改革转型带来严峻的课题,银行准备好了吗?
猜想4
金融盈利空间收窄
互联网金融将不断侵蚀金融传统利润。在支付结算领域,在传统的银行卡、信用卡领域,在供应链金融、消费者金融、小微金融,在证券经纪、保险(放心保)等方方面面,均会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侵蚀。这种侵蚀有好的一面,例如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多元、更廉价的金融服务,使消费者最终受益。另一方面,也将迫使金融加快转型的步伐,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猜想5
银行有沦为支付通道之虞
在支付领域,支付宝、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上的你追我赶的创新,会更加突出“体验”优势,使线上支付与线下支付日趋融合,结算有脱媒的可能。银行背负支付安全的责任越来越大,而收益可能越来越小,有沦为通道的危险。
猜想6
银行卡或成为“土鳖”
在银行卡领域,一是信用卡是否会成为一个逐渐消失的产品,现在还不好讲,但传统的盈利方式一定日趋式微;二是互联网的虚拟账户、游戏货币或许以各种形式进入实体领域,银行传统的银行卡消费积分、客户忠诚度计划在互联网整合面前,将会成为“土鳖”。银行如固守传统,有可能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搬运工”。
猜想7
消费者面临线上封杀、线下“信用破产”
在消费者金融领域,电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WiFi、智能手机等科技要素组合起来,可能会让一种全新的“消费者金融”业务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银行分期、按揭等传统零售金融业务也许会被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所替代,这一天并不遥远。
试想一下,消费者按揭的汽车、分期购买的大宗电器一旦违约,立马成为不能移动的废铁,冰箱成为碗柜、电视成为摆设……更狠的是,如果你违约了,你的微信不能使用、你被踢出朋友圈、不能发信息、不能分享……这样的措施比银行任何形式的催收力度都大,线上的封杀等于宣判线下“信用的破产”,消费者更要三思而行。其贷后管理成本要比传统银行小许多,且更具杀伤性。
猜想8
来自小微金融、供应链金融的利润争夺
在电商领域,已经形成一批以天猫、京东、当当、唯品会为代表的各类平台运营商、垂直电商,在零售领域更有淘宝商城。10年间,中国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领先者,“网购”已经全面走进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金融需求应运而生。今天阿里金融不再遮遮掩掩,京东也已经开始布局供应商、卖家金融,其用户优势、数据优势、物流优势整合后的优势直指银行小微金融、供应链金融,分化、争夺银行利润的格局已经形成。
猜想9
证券投资领域天翻地覆
在证券领域可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可能引起证券业激荡的一面。今后,也许一个“大咖”只需要一个“公众微信号”,用最简单的“跟我学炒股”的方式,引发个股的起起落落,使监管更加困难;传统经纪业务收入将逐步被稀释,证券公司都会以各种方式,依托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形成更多的资金留存;在资管领域踢开银行渠道、独立打造新的销售方式。基金公司会以极大的热情拥抱移动互联,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销售成本,二是可以聚集过去难以想象的资金。基金本身就有好些品种,今天“货币式基金”火得一塌糊涂,谁又能够保证资本市场回暖之日,偏股型或股票型基金,依靠互联网这样的方式,不会杀他个天翻地覆。
猜想10
未知是最大的机遇
未知是最大的机遇!据悉,国内百货巨头“王府井”已与“微信”结为战略联盟,传统百货与互联网电商这对冤家,在移动互联面前,只有走“竞合”之路。银行现在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兵临城下”的痛楚,但越是这样,我们也应该警惕。金融涉及每个人,在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新型消费者面前,如心存侥幸,有些银行或许会被曾经自大所击垮。
热点新闻